傳統企業怎么和90后一起工作
近和幾個哥們聚在一起聊天,出現多的語句之一,便是“你認識靠譜點的小孩嗎?給推薦幾個,近缺人阿”。如果這句話在十年前問起,一般都會得到好幾個答案,但是如果是近提及,基本上都是大眼瞪小眼,面面相覷。然后話題就轉向討論90后了,什么“新來一90后小孩,天天開著大奔上班,工資都不夠零花錢”啦、“開會討論倆90后一言不合差點打起來”啦,幾乎有八不完的話題。(南通金蝶軟件)
不知道什么時候起,開始流行給各種年齡層的人貼標簽,60后、70后、80后,直到近的90后、00后,大家約定俗成,幾乎都認可這種說法,至少在70后和80后群體上,對這種稱呼是不抵觸的。但是據我觀察,大多數90后,是比較討厭自己被貼上90后的標簽,甚至是被稱為“90后”,他們大多不喜歡。就拿我所在部門的幾個90后來說,他們非常講究平等的交流方式,而且認真得有點固執,有時他們拋出一些奇思妙想,就算你根據經驗認為不可行,也不能擺出一副“我是老大哥聽我的”的姿態,必須擺事實講道理,直到說服。否則就算他們嘴上服軟,心里卻會奔騰著100個草泥馬,直接給你撂挑子的也大有人在。把他給開了?還不得再去招嗎?(南通金蝶軟件)
90后CEO余佳文前不久的一則演講引發了轟動,他的公司文化完全就是90后風格——隨意、激進,以結果為導向,鼓勵員工“吵架,吵過就打”、“工資開多少自己定”等,說白了,就是一群90后在任性地玩,在他們眼里,工作上的困難和游戲中打Boss級怪差不多,一邊玩,一邊還把工作給干了。(南通金蝶軟件)
雖然自己并不年輕,但是作為半個玩家,我經常喜歡把一些新鮮玩意推薦給各位同事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就拿把PPT或者PDF導入到iPad給客戶展示來說,普遍采用三種方法——發郵件到自己郵箱,用iPad郵件客戶端直接觀看,用數據線連接電腦iTunes直接導入文件,用OneDirve、微云等云服務在各個設備同步文件。其中70后、80后同事更傾向于前兩種辦法,而90后則100個人有100種辦法,但基本都構思詭異。在審美上同樣也是如此,有一個規律,比如PPT的美術風格,凡是70后80后喜歡的,90后大多不喜歡,反之亦然。80后的審美有趨同性,一件事很快就分成三兩種觀點,很快就完成了各自站隊。而90后則更喜歡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看法,一百個90后眼中有一百個哈雷姆特。(南通金蝶軟件)
有時,在公司的金蝶云之家里討論一個方案,一群90后討論得津津有味,70后和一部分80后面面相覷,被他們鄙視:“二次元的世界,你們不懂”。不過,這些在金蝶云之家部落里被“老人”們認為稀奇古怪、荒誕不經的討論中,往往能產生“破壞式創新”的奇妙化學反應,“呆萌賤壞怪”的90后文化,在職場中讓人腦洞大開,如果你不嘗試去理解和學習,是很難和90后一起愉快地玩耍的。(南通金蝶軟件)
搜狐張朝陽曾經的總結很有趣:“互聯網就是50多歲的高管,指揮30多歲的員工,給十幾歲的孩子做產品”,而如今,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已經登堂入室,張揚個性、棱角分明,在二次元的世界里,玩著就把工作給干了。(南通金蝶軟件)
下一篇標題:徐少春:我的“互聯網+”七個玩法
上一篇標題:金蝶金山戰略合作,主攻移動辦公云服務